陸根衛(wèi):守護木構建筑營造技藝 展現(xiàn)侗族建筑藝術魅力
陸根衛(wèi)是肇興鎮(zhèn)紀堂村人,同時也是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州級非遺傳承人,學習傳承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30多年,他將對侗族木構建筑的熱愛濃縮到一個個精致的鼓樓、花橋模型上,讓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在模型上不斷得到傳承與延續(xù)。
近日,記者來到肇興鎮(zhèn)肇興村井紹自然寨,走進黎平縣復古風民族工藝坊,陸根衛(wèi)正拿著直角尺與鉛筆,一筆一畫,比例精準地進行鼓樓模型圖的制作。雖然是做鼓樓模型,但都要參照現(xiàn)存鼓樓進行等比例縮小,建造技藝相差無幾。
“我是從2005年開始做模型的,2007年去貴陽參加全省能工巧匠大賽,得了二等獎,當時覺得很意外,內心非常激動,更加堅定了我傳承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的決心?!睋懜l(wèi)介紹,他師從侗族鼓樓掌墨師陸文禮,從1990年跟著師父走南闖北,先后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進行侗族鼓樓的建造,也慢慢地學到了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在2005年,他將重心轉移到侗族木構建筑模型創(chuàng)作上來,并將這份熱愛與技藝延續(xù)至今。
是熱愛也是責任,從事侗族鼓樓、花橋、木質傳統(tǒng)房屋模型創(chuàng)作以來,他的作品先后走進貴州省博物館、黔東南州博物館以及肇興侗寨非遺中心,讓更多人通過模型展覽,了解侗族文化與侗族建筑的藝術魅力。這一堅持就是35年?!拔覐男≡诙闭镩L大,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已經刻進了骨子里,現(xiàn)在木質結構建筑逐漸減少,如果我們不去做,小孩子也不去學,那以后就沒有人會了,很多技藝就會失傳?!标懜l(wèi)說。
既要讓侗族非遺不斷傳承,又要在傳承中讓非遺傳承人們獲得經濟效益,陸根衛(wèi)一直在思考。由于大型侗族木構建筑模型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純手工制作,周期長,費用高,主要是博物館和酒樓、酒店展覽訂購,數(shù)量較少。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經濟效益,陸根衛(wèi)決定將鼓樓模型打造為旅游商品,讓體型更小、制作更快的“小鼓樓”走進市場。
現(xiàn)如今,陸根衛(wèi)也發(fā)動自己的家人進行侗族木構建筑模型的創(chuàng)作,并將這一技藝傳給自己的兒子。帶著兒子一起到實地去看侗族鼓樓的建造技藝,看杉木鑿榫銜接,頂梁柱撥地凌空,排枋縱橫交錯,上下吻合;看杠桿原理在鼓樓中的運用,層層支撐而上。再到模型創(chuàng)作上,不用一釘一鉚,讓鼓樓結構嚴密堅固。
“小時候村里的老人就把這門手藝傳給我們,修建鼓樓時需要舉全寨之力大家一起負責,沒有誰推脫。如今,我已經和鼓樓打了半輩子的交道,不管誰來問我鼓樓的建造過程,我都會毫無保留地教他?!标懜l(wèi)說,民族技藝就是需要大家一起來學習、一起來傳承。只有一代又一代的人接力守護,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好東西才能更好地延續(xù)下去。
鼓樓是侗族村寨的標志和靈魂,在侗族社會文化中占據中心地位。它不僅是侗族人民集資出力修建的公共建筑,也是侗族人議事的場所,體現(xiàn)了侗族的歷史和文化。在侗寨,寨寨有鼓樓、花橋、戲樓、寨門、吊腳樓。鼓樓、花橋造型美觀、工藝精湛,被譽為世界建筑藝術史上的一株奇葩,古村寨和吊腳樓民居被譽為“傳統(tǒng)文化明珠”和“民間收藏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