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新聞網(wǎng)訊 在貴州山區(qū),有許多這樣的村寨:文化遺產(chǎn)十分豐富,村民生活相對貧困。40多年前的丹寨縣石橋村,就是這樣一個少數(shù)民族村寨。
石橋造紙歷史悠久
1979年,貴州在國內率先開展第二次文物普查,在調查常規(guī)文物的同時,分外關注民族村寨和傳統(tǒng)工藝。1984年春,我所在的文化廳文物處(我忝任處長),與丹寨縣文化館組成聯(lián)合調查組,到苗族聚居的南皋石橋調查,重點是大簸箕苗寨和石橋白皮紙作坊 。
據(jù)石橋王氏、楊氏、劉氏等幾大姓氏的苗族村民說,他們的祖先是從“洞庭濱湖平原”輾轉遷徙到“貴州苗嶺山區(qū)”的。由于地處邊遠,交通閉塞,經(jīng)濟發(fā)展緩慢,科學文化落后,皮紙用途不多,銷量不大。辛亥革命后,經(jīng)濟文化有了較大發(fā)展,各地紛紛創(chuàng)辦學校,民間契約普遍實行,文人互贈書畫,民間剪紙、刺繡逐漸增多,紙張供不應求。當時石橋大戶投資興辦紙業(yè),在天然石橋對面的大石壁下設槽造紙。由于紙質優(yōu)良,很快打開銷路,村民紛紛開槽造紙,20世紀30年代初,槽戶30多家,產(chǎn)品遠銷貴陽、遵義、重慶、長沙、武漢等地。1934年在貴陽舉行畫紙評比,石橋榮獲第二名。此為石橋白皮紙生產(chǎn)鼎盛時期,當時110戶居民中,有80戶人家造紙。苗族民間流傳至今的《造紙歌》《找書找紙歌》,歌唱苗族先民制造竹紙、白皮紙,是客觀歷史的真實反映。抗戰(zhàn)勝利后,王尤金、王尤方等又在河兩岸建槽造紙。內戰(zhàn)爆發(fā),銷量大減,產(chǎn)品積壓,不得不賤賣賒銷,部分虧損倒閉。解放后,石橋白皮紙生產(chǎn)獲得新生。1951年恢復到24家,從業(yè)人員120人。1953年發(fā)展到48家,從業(yè)人員153人。此時,雷山、都勻紛紛創(chuàng)辦紙廠。雷山聘請王能、王習斌、楊國清等7人去作技術指導;都勻蠟紙廠聘請王時芳、王仲庸、王文科等6人去作技術指導。因機制紙大量投入市場,石橋白皮紙銷量下降。1955年成立同心造紙工業(yè)社。1957年改建為公私合營丹寨縣紙廠。1958年改為國營丹寨縣石橋紙廠。1978年改名丹寨縣國畫紙廠。
造紙作坊受到保護
造紙術是我國的四大發(fā)明之一,但作為古代造紙技術的物證、古老文明的遺存,為數(shù)不多了。所幸石橋還保留著傳統(tǒng)造紙作坊,理當予以保護。但意想不到的是,聽了我們的匯報,有的領導居然說:“在高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土法造紙已是過時的老古董了,還有必要保護嗎?”
其實不然,用傳統(tǒng)工藝和設備生產(chǎn)的白皮紙,在民用和軍工上,特別是在少數(shù)民族社會生活中,還是供不應求的商品。古老的傳統(tǒng)生產(chǎn)工藝,仍然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國際上對我用傳統(tǒng)工藝生產(chǎn)白皮紙頗為欣賞者,大有人在。1982年,中國歷史博物館(今稱國家博物館,下同)組織一個包括傳統(tǒng)造紙技術在內的《中國古代傳統(tǒng)技術展覽》在加拿大多倫多科學中心表演了幾個月,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100多萬人。外國朋友稱贊我造紙表演“就像變魔術”,把造紙工人譽為“魔術師”。殊不知,操作表演的技術工人和傳統(tǒng)設備,來自遙遠的貴州省丹寨縣石橋村。
1984年2月28日,我們與主管工業(yè)的潘副縣長(苗族)研究石橋白皮紙生產(chǎn)工藝保護問題。次日,與時任文化館館長李葆中等同志考察石橋白皮紙生產(chǎn)工藝,拍攝造紙設備及操作技藝。訪問一些中老年人(圖2),主有王啟華(苗名“酒衣修”,50歲,南皋中學校長)、王啟芳(苗名“勾依修”,37歲,會做木工)、王德軒(苗名“佑勾酒”,61歲)、王文林(苗名“宜蝦里”,67歲,會做木工,會念巫詞)、王文亮(苗名“糾翁黨”,58歲,會做木工)、王朝福(苗名“豆保糾”,60歲,會唱酒歌)?;氐娇h里,以文物處的名義同縣輕工業(yè)局簽訂《保護石橋白皮紙作坊合同》,用文物經(jīng)費資助保護傳統(tǒng)工藝。此舉是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傳統(tǒng)工藝的中年專家、負責組織《中國古代傳統(tǒng)技術展覽》的工作人員祝大震建議的。他的導師是中外著名的文博專家、古代科技史大家王振鐸,對貴州保護民族文物、傳統(tǒng)工藝十分關心。1984年12月11日給我來信稱:“聽到您省一些設想和初步計劃,鐸認為很好。貴州為多民族地區(qū),這是非常重要的,祝你們成功?!?/p>
1985年秋,我們邀請文化部文物局文物保護研究所(今稱中國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的專家對石橋白皮紙作坊全面錄像,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同年8月,縣政府將石橋白皮紙作坊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1月2日,省政府將石橋白皮紙作坊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石橋皮紙用途多多
石橋一帶,漫山遍野生長當?shù)厝朔Q“構皮樹”的楮樹(圖4),其皮是生產(chǎn)白皮紙的上等材料。樹皮造紙,古已有之,《后漢書·蔡倫傳》記載:“用樹膚、麻頭及敝布、漁網(wǎng)以為紙?!薄侗静菥V目》載:“蜀人以麻、閩人以嫩竹、海人以苔、吳人以繭、楚人以楮為紙。”苗族先民長期居住在楚地,是較早養(yǎng)蠶的民族,絲織品在苗族中普遍應用。苗嶺山區(qū)喪俗,素以絲綢殉葬。若無絲綢,用白皮紙。石橋生產(chǎn)的白皮紙,被苗族村民用于剪裁刺繡圖案,包裹盛裝銀飾,制作祭祀用品,如“保爺”“花竹”“花樹”“花橋”“花幡”(圖5)“清明”“小山神”“口嘴標”等等,其社會功能獨具民俗文化價值,是苗嶺山區(qū)苗族村民的服飾文化、婚戀文化、喪葬文化、祭祀文化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
石橋,因一座天然“石拱橋”(習稱“天生橋”)連接河岸山崖而得名。造紙作坊即建在天然石橋下方50米外“大崖腳”石壁下。石壁寬約百米,高約80米。石壁前傾,上豐下儉,可以避雨,堪稱天然廠房(圖6)。
用“構皮”造紙,須經(jīng)十余道工序:剮皮、曬干、蒸煮、河漚、漂白、漂洗、選料、揚清、碓打、袋洗、兌水、打槽、兌料、抄紙(圖7)、起簾、榨干、曬紙、揭紙(圖7)、打捆。其中多道工序離不開水。村民還用水力沖碓,用水碓打料。有的槽戶就在河岸上、崖腳下、山洞里,架鍋、建槽,利用天然水源制料、抄紙。苗嶺主峰雷公山森林茂密,竹木蔥蘢,溪水、山泉終年不竭。石橋水源極為豐富。水質特好:水中含有堿,有利于漂白,這是石橋白皮紙質量優(yōu)良的先決條件。石橋不僅生產(chǎn)白皮紙,還生產(chǎn)彩色紙,其中彩紙又分為云龍紙、皺褶紙、凹凸紙、壓平紙、花草紙、麻絲紙。由于石橋白皮紙運用手工操作,工藝獨特,紙質優(yōu)良,具有韌性強、光澤好、吸水性強等優(yōu)點,深受國內外青睞,遠銷東南亞、澳大利亞和西歐。軍工上,用于擦拭槍炮。金融業(yè),用于捆綁紙幣。生活中,用于制作油紙、雨傘和書寫契約文字、裱糊門窗花格。
石橋苗族村民沿用古法生產(chǎn)白皮紙,其工藝流程與《天工開物》圖解基本一致。石橋使用的水碓、碓桿、水輪、曲柄軸等,與《天工開物》如出一轍。一些主要設備,已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成了“國寶”。
保護遺產(chǎn)助推脫貧
2005年,退休7年的我,被省文化廳聘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分工修改《石橋古法造紙工藝申報文本》,撰寫《省級專家評審意見》《省級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批意見》。我在后者寫道:“石橋古法造紙設備及工藝,是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與獨特的民族風情有機結合的產(chǎn)物。白皮紙被苗族村民主要用于剪裁刺繡圖案、包裝盛裝銀飾和滿足宗教活動需要,其社會功能獨具民俗文化價值,是苗嶺山區(qū)苗族村民的服飾文化、婚戀文化、喪葬文化、祭祀文化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條件。同意將石橋古法造紙工藝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辈怀鏊希诘谝慌鷩壹壏俏镔|文化遺產(chǎn)名錄中,列有“丹寨石橋皮紙制作技藝”。
石橋村民以省級“文?!睘橐劳?,國家“非遺”為抓手,傳承弘揚皮紙制作技藝,將石橋打造成一座以傳承皮紙制作技藝為招牌的“村寨博物館”,通過保護歷史遺產(chǎn),開展文化旅游,助推脫貧致富,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