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新聞網(wǎng)訊“一面坡上妹等哥,等來你郎暖心窩,十年路上風風雨,百年橋上有好合”。
“ 你郎心中有嬌娘,莫把心事來荒涼,路上坎坷無人知,害我等著淚汪汪”。
“ 一面坡前哥等急,無人等來涼兮兮,十年待著望穿眼,百年橋上沒所依”。
“ 妹心藏著情郎哥,莫在山前把我落,一路走來鞋爛底,等去等來空一籮”。
一首首動聽的山歌,一首首綿綿纏纏發(fā)自內(nèi)心的情歌,在一面坡上飄飄蕩蕩。這里的男男女女,對著陣,唱著歌,相互傾訴,互道衷腸…… 一雙雙情人牽著手,走向了婚姻的殿堂,無需媒婆的張嘴,無需爹娘的勸說,自己尋覓意中人,各自找上情郎哥,百年好合在此定,一世姻緣一線牽。
這是侗族人談戀愛、婚姻自由的真實寫照,天作證、地作媒,歌牽線的歷史源遠流長。
一面坡,俗稱“田老”,后來俗稱“月老山”。它位于天柱縣高釀鎮(zhèn)地壩村的西南面,天錦公路旁邊,寬闊數(shù)千平方米,山上樹木森森,芳草青青,春天來臨時,綠草茵茵,花團錦簇,是一個游玩好去處,夏時濃密密的杉樹木,遮住那熾烈的陽光,這里又是乘涼避暑的好去處。
一面坡數(shù)來是情人幽會的場所,他源遠流長。那時候,地廣人稀,沒有多數(shù)住戶的地壩村卻是交通要道的所在地,白天人來人往,夜晚也人走不斷,四村八寨差不多都以這兒為中心。在這里有過往行人歇腳的店鋪,有買賣場所,這里曾經(jīng)一派熱鬧景象。
有道是,鬧熱之處必生軼事。相傳朝廷兵丁追一兵犯到此地,不見了蹤影,后來,就把地壩在山上唱歌的一對男女抓去交差,這一對有情男女知道自己不遠的“歸期”后,他們請求兵丁首領(lǐng),能讓他們在一面坡上按照本地習(xí)俗,完成雙方的心愿,然后引頸伏法。首領(lǐng)知道彼此的內(nèi)情之后,答應(yīng)給其請求。
問斬的那一天,那對男女身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手牽著手排成一隊,唱著山歌,那歌詞的內(nèi)容就是感謝父母親,還有感謝眾位鄉(xiāng)鄰的圍觀給他們送行,那歌聲凄涼而美滿,有如訴如泣的動地哀怨,有如傾如訴的滿場凄婉 ,旁觀者無數(shù)人的眼淚飄忽,無數(shù)人手持鮮花為他們謳歌送行, 見證著這一對“夫妻”戀人的不畏生死的名節(jié)風范。
也就那時候起,為了紀念兩位的一面坡唱歌就義,這兒就成了毗鄰鄉(xiāng)鎮(zhèn)男女以歌會友的場所,以歌團圓的情怡之地。
五十年代初期,每個節(jié)假日總會有一對對男女來到這兒,盡情地傾訴衷腸,排放心中的煩悶,一次,兩次,三次,在一陣陣的浪歌聲中,他們結(jié)成一對夫妻,在歌聲當中進入自己的婚姻歷程 。
六七十年代,依然有人來到此山,他們不能放聲歌唱,但展示雙方“才華”的白話從古到今,說往事,說英雄人物的激揚終究不斷,仍然是在白話幽會當中結(jié)緣而去,成了一樁樁的美事。
八十年代中期,這兒更是情人齊聚的場子,男女雙方在趕場回來的路上,選一個好日子,那叫“段奔”。場地就在一面坡上,這時候,不單單是唱歌,男女雙方各展所長,從古到今無不暢所欲言,各盡自己的“雄才大略”,在贏得對方的好感過后,雙方盡情地展示自己所能,在各自的情歌唱到濃郁激情之時,也就在情意綿綿當中自做自媒地結(jié)為夫妻,擯棄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老的婚俗牢籠。
一面坡,是通向幸福橋梁的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