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大山中的控拜苗寨
立冬時節(jié),走進“首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中國銀匠村”“貴州省村落景觀保護示范村”—— 雷山縣西江鎮(zhèn)控拜苗寨,看到該寨一幅幅“美麗鄉(xiāng)村”的畫卷映入眼簾,干凈整潔的農家風貌吊腳樓,綠樹成蔭的田間寨旁風光,整齊有序鵝卵石鋪砌步道延伸到家家戶戶房前屋后,全村大道小巷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夜景燈火通明。在一束束燈光的照耀下,構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鄉(xiāng)村風景。
控拜村,位于雷公山半坡,是典型的苗族聚居村落。全村現(xiàn)有261戶,1090人,有黨員30名,其中女黨員4人。有李、穆、龍、楊、潘等五個姓氏。全村分居上寨、中寨、下寨和新寨4個自然寨。 該村距雷山縣城44公里、西江鎮(zhèn)政府14公里、自治州府凱里41公里。該寨東鄰臺江縣南刀村,北與麻料村接壤,西鄰烏高村和南鄰堡子村。 村寨主體坐落在海拔近1000米的半山腰的陽坡上,桿欄式的純木吊腳樓依山而建,鱗次櫛比,疏密有致。村寨四周是層層疊疊的梯田,延續(xù)著古老的稻魚生產傳統(tǒng)。海拔較高處是茂密的杉木林,涵養(yǎng)村寨的水源,提供房屋建造的材料。村寨、稻田和森林構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恬靜田園景色。村寨中保留了雷山苗族文化共同的集體記憶,如祭祀、婚嫁、喪葬、服飾、歌舞、刺繡、蠟染、紡織等等;積淀了以“寨老”管理世俗生活、“鼓藏頭”執(zhí)掌精神生活的傳統(tǒng)村落治理結構,反映了雷公山地區(qū)苗族先民創(chuàng)造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智慧。素有“中國銀匠村”之稱的控拜村,擁有精湛的苗族銀飾鍛造技藝,形成了獨特的苗族銀匠群體。該村的銀匠一般都是子承父業(yè),世代相襲。 2008年10月15日,控拜村獲得“貴州省村落文化景觀保護示范村”稱號,2012年9月19日,控拜村被入選為第一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2013年12月20日至25日,國務院新聞辦大型外宣紀錄片《美麗鄉(xiāng)村》攝制組一行五人,來到素有“中國銀匠村”之稱的雷山縣西江鎮(zhèn)控拜村,展開了為期6天的拍攝工作。
據控拜村黨支部書記龍澤錄介紹,近年來,控拜村利用“中國傳統(tǒng)村落”中央財政獎補項目資金和上級有關部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資金,用于扮靚了傳統(tǒng)村落建設,在村內建成鵝卵石鋪砌和硬化步道延伸到家家戶戶房前屋后,建成150盞太陽能路燈,讓大道小巷都“燈火通明”,一束束燈光的“照耀”下構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鄉(xiāng)村風景,老舊房改造62戶,危房改造80戶,讓農民居住安全寬敞明亮,新建村委辦樓200平方米,終于結束了過去開會辦公“打游擊”的歷史;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業(yè),農家樂接待戶10家;大力發(fā)展民族手工藝術產業(yè),成立合作社3家,銀飾加工作坊6個;全村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較為完善,建有人畜飲水工程蓄水池3個,家家飲用了安全自來水和消防安全用水有了充足,建有村衛(wèi)室1個,讓群眾有病不出村,在寨中建有1座休閑文化長廊,在村口建成4座涼亭,這五座涼亭、長廊,蓋上了小青瓦,安裝了“美人靠”,遮陰擋陽,供游客來往享受,是夏日山景秀麗的好去處。在村內部分大道陡險處,安裝了仿藤防護欄600米,讓人畜行走安全。接通了開(雷山西江鎮(zhèn)開覺村)排(臺江排羊鄉(xiāng)九擺村)鄉(xiāng)村公路,目前控拜村4個自然實現(xiàn)了“寨寨通”,并建成了1個停車場,讓車輛停放安全。在開展扶貧攻堅以來,駐村干部與村干部出謀劃策,因地制宜,大力發(fā)展產業(yè)扶貧,民族銀飾加工產品,種養(yǎng)殖業(yè)等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決戰(zhàn)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2019年,控拜村人均純收入超萬元,達11700多元。
據當地老人介紹,控拜銀飾文化距今已有600多年,記錄了控拜苗族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反映了控拜苗族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與認同,積淀了控拜苗族傳統(tǒng)文化的變遷過程,展示了控拜苗族的生產方式與生活習俗??匕葶y飾的造型、花紋和布局對稱均衡,圖案各異,粗獷中見精細,形成了獨具控拜苗族風格的裝飾藝術。控拜銀飾文化記憶,以精湛的工藝美術,反映了控拜苗族人民特有的審美意識和爽朗的性格特征,傾注了控拜苗族姑娘們對銀飾的鐘愛與銀匠們的心血,凝聚了控拜苗族人民的聰明才智,控拜銀飾文化不僅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人類工藝美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