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蜜桃臀在线播放_女人成午夜大片7777在线_亚洲综合网在线观看首页_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黔東南州權威媒體門戶網站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客 視頻 文化旅游 黔東南故事 數(shù)字報

瑤光:探尋一段流年的光影

發(fā)布時間: 2020-12-15   作者: 張文杰   來源: 黔東南新聞網 編輯: 王槐雪

  其實,這次去瑤光是一種偶然機緣。

  暑期,被抽調到劍河縣民政局地名志辦公室搞地名編纂工作,受辦公室的委托去南加鎮(zhèn)核實補充地名史實材料。那天下午,在南加辦完事,看天色尚早,于是想去離南加不遠的錦屏縣瑤光苗寨走走。有心就有緣,于是就有這次與瑤光苗寨會面的機緣。

  瑤光舊名茂廣屯、苗光,是一個木商文化、青石文化、紅色文化、苗族文化匯集的地方。

  車沿著仰阿莎湖岸公路蜿蜒而下,路腳是碧綠的湖水,山間蔥蘢的樹木,山間偶爾露出一兩個寨子……也許“青山綠水”一詞所描繪的景物就是我眼前的這種景色吧!

  在三板溪電站沒建設之前,我從南加去錦屏,路過瑤光。那時候,瑤光苗寨留給我的印象:一條清幽的石板路從清水江邊蜿蜒延伸向山間,瑤光苗寨就散落在山間的一條山嶺上。山嶺似一條巨龍匍匐而來,來到這里一頭扎進水里,俯飲清江之水。清水江與烏下江在這里交匯,形成“兩水夾一龍”的格局,其地勢稱之為“龍飲水”,瑤光就位于龍頭處。一位懂堪輿學的當?shù)乩先烁艺f這里是一處絕佳的風水寶地。據瑤光寨子里傳說,此“龍”起自廣東,經廣西、湖南,而后入貴州榕江,榕江者煉分支過黎平,主脈逶迤經青山界十二盤收歸于此?,幑馀c黎平縣朗洞為爭誰所在地點是龍頭,清代中期曾打了一場官司,最后以瑤光所在的地勢雄偉、且系“兩水擁一龍”而獲勝,民間尚傳有《龍脈歌》。我不懂風水學,但從環(huán)境的角度來說,瑤光寨后是茂密的山林,寨腳下是清水江,村民們上山能捕獵,下河能捉魚,在那原始的農耕時代,瑤光確實是一處宜居的好地方。在陸路交通不發(fā)達的年代,清水江這條貴州通往外界的交通大動脈,從瑤光坐船或放排順清水江而下,可以到遙遠的洞庭湖。瑤光人憑借清水江這條便利的水上交通大動脈,村里出過不少商賈、名人。清水江下游有云“姚百萬,李三千,姜家占了大半邊”之說。姜家,指的就是瑤光姜氏族人。道光年間,瑤光人姜志遠從事木材貿易發(fā)家,資財與河口姚百萬不相上下。發(fā)跡之后的姜志遠,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出錢在村中興辦私塾,延請外地老師到瑤光教授家鄉(xiāng)子弟。在姜志遠的努力培養(yǎng)下,清道光六年(1826)和二十六年(1846),姜志遠兩個兒子姜吉兆、姜吉瑞兄弟先后考中文舉,姜吉兆官任四川馬邊廳同知,姜吉瑞官至四川什邡知縣。姜志遠兩個兒子姜吉兆、姜吉瑞發(fā)跡后斥資在寨內興建兩處大型庭院式豪宅,有與河口姚百萬攀比之勢。私塾的興辦,讓人們看到經商可以致富,而知識亦能改變命名?,幑馊俗杂X形成一股努力培養(yǎng)子女讀書的社會風氣。光緒年間,瑤光姜興渭到京城會試中舉并參加康有為“公車上書”轟動一時。

  瑤光人才輩出。僅從1950年代至今,瑤光兩村參加國家工作計有100余人。寨中至今還有舉人第、土司第、練武場等遺存。寨內的四條主要道路均為青石板路,為清乾隆至道光時期民眾捐資建成,一萬四千多級青石板階梯。修建這些青石板階梯,需要一定的財力與物力,可見瑤光人當時的富有。

  人們總喜歡用亙古不變來形容山川河流的不變姿態(tài)。而今,山川河流真的變了。因為聰明的人類在清水江的三板溪修建巨型水電站造福子孫后代,那條奔騰不息的清水江已成為一汪碧綠的湖泊。三板溪電站蓄水后,湖水上升,水位線下的山川、樹木、村莊等被淹沒在水中。以前,從清水江邊到瑤光苗寨還要爬一段距離路,而今水位已經上升到瑤光寨腳?,幑鈸u身一變成了一個臨湖而居的村莊。原來那條從江邊延伸到寨子的青石板路也淹沒了形跡。雖然山河有些改了模樣,但走在瑤光寨子里,依然感受到歷史厚重的氣息撲面而來,古樹、古井、古碑、古青石板路、古色古香的街巷……高而險的巖坎上依附著陡峭地形修筑的一幢幢房子,有古老木樓民居,也有與時俱進的現(xiàn)代磚瓦房,相映成趣掩映在一片翠綠之間,構成一幅美麗古樸的鄉(xiāng)村圖景。

  馬蹄踏在寨中石板路上,回蕩著清脆的聲響,似在訴說歷史歷史的過往。光滑的石板路留下瑤光人歲月的痕跡,折射出木商時代人們忙碌的影子。可以說沒有清水江上的木材貿易,也就沒有瑤光這一萬多級階梯的青石板路。在封建社會年代,黔東南很多村寨還在為填飽肚子而忙于刀耕火種的時候,聰明勤勞的瑤光人已從外來木商那里學到了經商的本領。利用便利的清水江條件和清水江兩岸高山上豐富的木材資源,經營木材發(fā)家致富。那一萬多級階梯的青石板路,就是木商時代財富的見證。

  說實話,這次去瑤光,不是去看山水風光,也不是去探訪木商文化,而是去尋訪一段紅色的歷史記憶。懷著崇敬的心情走進瑤光,走進這個流淌著紅色革命基因的寨子。如果用一種顏色來代表一個寨子的文化屬性,那么瑤光苗寨無疑屬于紅色。寨子中的“紅軍渡口”、“紅軍橋”、“紅軍戰(zhàn)斗遺址碑”、“紅軍紀念館”、“紅軍亭”……無不凝聚著紅色文化記憶?!凹t軍河口戰(zhàn)斗紀念碑”聳立在瑤光上寨古樹環(huán)護的小山頭上。史料記載:紅軍第九軍團1934年12月16日抵達河口。此前,敵人對于突破道道封鎖線、揮戈西進的紅軍極其畏懼,故早于此擺下重兵(約兩個團)把守,在河口烏下江兩岸瑤光寨腳和清江北岸設防,企圖憑借河口天險,阻止甚至消滅紅軍,演一場“石達開夢斷大渡河”的美戲。當時扼守瑤光的是黔軍杜肇華第一旅,他壘筑碉堡,廣積糧草,并勾結當?shù)胤磩觿萘?,挖壞道路,伐木攔路,清繳船只,拆毀浮橋,造謠紅軍為“匪”,并要百姓把糧食藏匿起來,妄想使紅軍“寸步難行”。紅軍右路縱隊前衛(wèi)一部于12月18日從平略溯江南上進至河口姚家坪,欲架設浮橋搶渡烏下江,遭守敵火力阻擊。紅軍另一部南下在塘東半坡與守在瑤光半坡之守敵進行炮戰(zhàn),而順烏下江而來的另一支紅軍部隊占領瑤光寨,斷敵后路,并迅速壓向河邊敵陣。守敵腹背三處受擊,遂丟棄陣地沿清水江往西和渡清水江往北潰逃。12月21日,紅軍總部的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中央領導進駐瑤光寨。紅軍總部設在瑤光中寨的姜家大院里,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大多住在這里,而毛澤東則住在寨腳古樹旁李家大屋中的廂房。很遺憾,姜家大院毀于1958年寨子的一場大火,只有遺址留存。值得欣慰的是毛澤東居住過的李家大屋至今保存完好。

  在村中一位熱心老人的引導下,沿一條石板小路從古樹叢中蜿蜒而上,不一會就到李家大屋門前。李家大屋由正屋和左側的廂房組成,廂房前有一塊青石鑲鋪的曬坪,外緣圍以青石欄桿。據老人說,李家正屋建于清道光時期。從建筑結構看,房屋為四間三層重檐懸山頂木質結構樓房,具有典型的清水江木商文化建筑風格。廂房建于光緒年間。廂房經歷一百多年的風霜雨雪,仍散發(fā)出歲月沉淀的木頭清香。毛澤東居室還保留著當年的模樣,一床,一桌,一盞油燈,簡樸中氤氳著濃濃的歷史氣息。歲月深處,似乎那些壯懷激烈的號角,還在雄奇曠遠的大山里回蕩。在這里,循著歷史脈絡,我真切地感受到中國革命宏大的歷史敘事。

  站在瑤光寨子上,凝望這片眼前的紅色熱土。

  那個清水江放排下洞庭的年代已遠去,硝煙彌漫的歲月隱進歷史深處,當年紅軍長征過瑤光戰(zhàn)斗最激烈的前沿陣地河口,已經淹沒在三板溪電站庫區(qū)的浩渺煙波下。而歷史的畫卷卻定格在這片山水風物的傳說中,深深銘刻進苗家兒女對紅軍生生不息的思念里。

  除了默默祝福瑤光明天更美好,我還能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