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制度與巖門司
2013年,黃平縣谷隴鎮(zhèn)巖門長官司城被國務院列入第七批公布的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這個位于清水江畔的偏僻村莊,吸引了很多人對它的關注。巖門司是怎樣一個村落?因何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筆者對巖門司村進行田野考察,巖門司的歷史得從巖門司的“司”說起。
“司”即“土司”。封建時代,朝代更替頻繁,而偏遠少數民族地區(qū)大都遠離政治中心,朝廷管理鞭長莫及。而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安定團結事關國家穩(wěn)定統(tǒng)一,為了鞏固邊疆安定,朝廷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推行一些民族管理政策。唐、宋時在西南、華南等少數民族地區(qū)設置過羈縻府、州,任命當地土著首領為世襲的刺史、知州。元朝后,以宣慰使、宣撫史、安撫史、招討史、千戶、百戶等官職封贈各族首領,土官的職類、承襲、貢賦和征發(fā)等遂形成一定制度,這就是土司制度的雛形。土司制度就是由中央任命少數民族首領為地方官,以土治土管理這些偏遠地區(qū),這些民族首領土司在當地就是世襲的土皇帝,在自己的領地上擁有一定特權,但是他們也承認中央王朝的統(tǒng)治,還會上貢和聽從朝廷的調遣,例如有戰(zhàn)亂的時候派士兵幫助朝廷平叛等。土司制度的推行,不僅加強了朝廷與少數民族地區(qū)的聯系,而且還鞏固了邊防,所以土司制度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得到發(fā)展。土司制度始于元代,明代,土司制度發(fā)展到鼎盛期,至清代,朝廷實施“改土歸流”政策,土司制度漸趨衰落,新中國成立后土司制度徹底消亡。
巖門司就是土司制度的產物,它是土司制度的物化載體,見證了清水江流域土司制度產生、發(fā)展和消亡的全過程,極具歷史價值。
巖門司的興盛
巖門司后依高山,前臨清水江,確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是兵家必爭之地。為了控制巖門這一苗疆戰(zhàn)略要沖,明清政府在這里設置土司進行管理。巖門司設置初期四周建的是土墻,由于屢次受到戰(zhàn)亂的沖擊,土墻多次損毀,不利于防守。1741年開始,清政府在巖門修建規(guī)模浩大的城墻防護工程,用石墻把巖門司圍起來。據嘉慶《黃平州志》記載:“原址在清水江南岸,筑有土城。后北遷今址,于乾隆六年(1741年)建此石城。”巖門司城墻依山順勢蜿蜒而上,城墻全長1642.2米,寬2.67米,高4.5米(含垛墻1.33米),于高險處構筑炮臺3座,城門有樓,炮臺有房,靠江處設有水關2座,扼守清水江咽喉,主宰往來船只命運。巖門司上接重安、凱里,下達沅江、靖州,系清水江上游咽喉,清政府長期派兵駐扎于此,是清政府“約束屯堡”的政治、軍事要地。也是清政府控制黔省東南之要塞。
土司的設置,軍隊的進駐,南遷的移民,往來的商旅,經過幾百年發(fā)展,到乾隆年間,巖門司成了當時清水江中游人口密集繁華一時的土司城堡。據現在巖門司的村民說,鼎盛時期,巖門司有四百多戶居民,城內設有土司衙門、巖門訊把總和黃平衛(wèi)千總署,還設集市,南來北往的商人,附近的居民都來此趕集,熱鬧非凡。城內有商鋪、酒館、旅店……城墻、城門上有士兵日夜巡邏把守,巖門司成為當時清水江中游興盛一時的軍屯商旅之城。
巖門司古城垣遺址
巖門司村最出名的就是巖門司古城垣。巖門司古城垣位于今黃平縣谷隴鎮(zhèn)巖門司村,距縣城50公里,南臨清水江,對岸為臺江縣屬。巖門司城垣始建乾隆六年(1741年),距今有近300年歷史。它是貴州東部修建得最為完整和最為堅固的城垣之一。巖門司古城垣全長1642.2米,寬2.67米,高4.5米(含垛墻1.33米)。城墻以青石精砌而成,墻頂以墁料石,上下安砌墻垛,設有東、南、西3座城門。巖門司城垣臨江依山就勢而建,工程難度極大。據村民說,當初此城墻的修建,征集了湖、廣兩地的能工巧匠,以糯米、桐油、石灰熬漿粘接,建筑結構十分堅固。修筑這樣浩大的護城墻需要耗費相當大的財力物力人力,而當時國庫空虛的清政府是無力撥劃出這樣一筆巨額費用的,但僅憑巖門司土司財力也無法修建完成。巖門司村民說,巖門土司想到一個絕妙辦法:利用地處清水江要沖的地理優(yōu)勢,修筑水關,派兵扼守清水江這條貴州省通往外界的黃金水道,強制過往的船只必須先運來一船青石方可通航。相當于現在收關稅。靠過往船只運來一船船石料,于是城墻就修筑起來了。修建如此規(guī)模的城垣,所需石料之巨,僅靠過往船只獻石,可見當年清水江航運之繁忙。
巖門司歷經多次戰(zhàn)火洗禮,雖城垣的三座城門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但古城垣主體保存相對完整。1972年當地村民拆取城石修整河道,毀城墻107米,南門無存,東門僅余一側,其余舊貌依存。目前,黃平縣已啟動了這項修復工程,并將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開展修復工作,以恢復其當年雄姿。
巖門司古城垣,對于研究清王朝苗族歷史文化、土司社會歷史和土司軍事等方面具有較高的價值。
巖門司的今天
當我的車停在巖門司村口的時候,正午的陽光正直射在巖門司的東城門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垮塌了一半的城門,左邊的城門及上面的拱門不知去向。但僅憑著半邊的斷門,就可以想象出以前這個城門是多么的雄偉!
從東城門往里走,一條寬約兩米的花街古道延伸進村中。我能依稀見到巖門司城當年的繁華之后留下的遺跡:鵝卵石鋪就的街道,石級,街道兩邊人家房舍的堡坎和臺階都是由整齊見方的青石砌成,這不知是以前就是這樣還是后來拆古城墻上的石塊砌成的。卵石鑲嵌的花街盡管有后人修繕的痕跡,但從裸露的地方不難看出一個個石子都光滑如鏡,那是歲月打磨過的印跡。一棟棟木屋民居就沿著那一條條筆直的花街路依序排列,寨道兩旁的民居都是大門對開,很有城市街道的韻味,從這些街道還能依稀辨認出當年土司城的痕跡。房子大多是木房,幾乎每棟木房子都是三開間的地樓或吊腳樓,房頂蓋小青瓦,壁柱黧黑,大門都是雙門,大門上又安個腰門,具有明顯的江南建筑與苗族建筑結合的特征。 現巖門司村里僅有50多戶人家,漢苗雜居。在村中采訪了解到,如今村里已經沒有何土司后人,何氏家族已全部搬離巖門司,據說一部分去了貴陽,一部分居住在谷隴加巴,一部分居住在施秉等地?,F巖門司主要有田、劉、張、潘、鄧等姓氏,苗族和漢族大約各占一半,不過這里的漢族人都會說苗話,看來村中的漢族人在長期與苗族人打交道中已融入當地苗族社會?,F在村子里漢族與苗族相互通婚,相處和睦。
巖門司那段烽煙彌漫的歷史已遠去,那些在這片土地上上演你爭我奪的主角早已歸于塵土,只留下這些時光消磨得很慢的石城門、石城墻、鵝卵石花街……訴說著巖門司歷史的過往。站在南城門上凝望,山梁、河流、城墻、村莊、古街……相互掩映,眼前的巖門司村浸染著一種歲月風雨洗禮后的滄桑之美。
巖門司城的文物價值
巖門司城是何氏土司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沿用了465年,巖門司城見證了清水江流域土司制度形成、發(fā)展和消亡的過程,作為西南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古文化遺存,巖門司城是極具文物價值的。
第一、巖門司城是土司制度的見證。
土司制度由唐宋時期的羈縻政策發(fā)展而來,是中原朝廷管理少數民族地區(qū)的一種方式,朝廷通過“以土官治土民”的方式管理邊遠少數民族地區(qū),雍正四年(1726年),清政府實行改土歸流,土司制度逐漸衰落。巖門司城地處苗疆前沿,這里地勢險要,陸路,往南可深入苗疆腹地;水路,水流而下可達湖廣。巖門司是明清時期朝廷設在苗疆的前沿軍事哨所。既可以監(jiān)視苗疆的一舉一動,又扼清水江這條貴州通往外界的黃金水道要沖。地理位置之重要不言而喻。在改土歸流的浪潮中,巖門司因處苗疆前沿而一直保持土司制度。到1935年末代土司何仲文,何氏土司王朝終結,巖門司城見證了土司制度產生、發(fā)展和消亡的過程。
第二,巖門司城極具藝術價值。
巖門司城城后依高山,前臨清水江,地勢險要,自然風光優(yōu)美。巖門司的碼頭文化、城墻文化、石級文化、鵝卵石街道文化、民居文化、漢苗融合文化已成為“非遺”加以保護傳承。殘存的古街道、古城門、古城墻、古民居、古碼頭等都見證著這里昔日的繁華與輝煌。巖門司還具有獨特的民族文化和考古發(fā)掘的特點。巖門司是漢文化與苗文化交流融合的地方,這里的建筑既有江南漢文化的特征,又有苗文化的印跡,體現了漢苗文化的相互包容與和諧發(fā)展。巖門司城給觀賞者美的享受,極具歷史文化價值與藝術價值。
巖門司的歷史文化無疑是厚重的,正因為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歷史遺跡,巖門司1982年被列為貴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七批公布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2016年入選第四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