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瓦寨斗街感斗笠文化,過獨拱石橋嘆名橋古跡?!?/p>
今年春節(jié),恰逢早春的溫暖,為實地探訪三穗縣瓦寨鎮(zhèn)的歷史文化,我和朋友特意跑了一趟瓦寨,游了一下斗街,拍拍斗街的美景,聽聽斗笠的故事,觀看瓦寨獨拱石橋,探尋三民橋之古跡。
走進瓦寨斗街,紅紅的對聯、紅紅的燈籠,家家戶戶,張燈吉彩,笑語歡聲,呈現出一片歡樂祥和的喜慶。在青山綠水的環(huán)抱下,一棟棟白墻磚房,戶與戶之間干凈平整的水泥路,與調洞大壩子綠色產業(yè)園區(qū)形成了“生態(tài)宜居、產業(yè)興旺、鄉(xiāng)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xiāng)村振興宏圖美景。相機鏡頭下,玩龍的、放煙花的、唱山歌的、編斗笠的、敲鑼打鼓的……一個個精美的畫面層出不窮。
斗街,顧名思義是一條專門生產斗笠的街道或與斗笠有關的村居。在拍攝中,通過與當地人訪談得知,瓦寨斗街就是因此而得名。瓦寨作為中國民間斗笠之鄉(xiāng),其斗笠生產在計劃經濟時期起到了積極的帶動作用,以斗笠生產為主的竹編產品曾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以瓦寨斗笠為代表的三穗縣竹編文化開始于明末清初,瓦寨曉隘黃姓人從思南習藝傳入,至今已有400余年的編制歷史,匯集竹編簸箕,竹編篩子,竹編椅子,竹編果盤,竹編收納筐等竹編藝術品。因其歷史悠久、工藝精湛,早些年曾獲得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竹編民間藝術之鄉(xiāng)”稱號。據說,1972年和1984年,瓦寨斗笠曾以“國禮”分別贈送美國尼克松總統(tǒng)和里根總統(tǒng)。清光緒年間瓦寨斗笠就暢銷湖南,湖南洪江成為著名的斗笠中轉站。民國二十七年(1938),貴州省政府飭令三穗縣呈送斗笠、細篾籃參加手工藝品博覽會展出。1959年,瓦寨斗笠新精制的24匹蔑小斗笠被選送北京向國慶10周年獻禮。1974年,三穗斗笠、細篾籃作為貴州民族工藝品參加廣交會,引起外商興致,當場與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外商達成訂貨交易。
據當地人介紹,瓦寨斗笠的編制,開始編織用泥巴做模型,瓦寨曉隘黃姓人從思南習藝傳入后改用竹條模型。瓦寨斗笠以細篾、棕絲、光油為原料,編成網格、圓形、尖頂、斜檐,美觀耐用,輕巧方便,能遮風避雨,是廣大農村和城鎮(zhèn)人民必備的雨具。據《三穗縣志》記載,解放初期,三穗斗笠生產發(fā)展較快,1951年全縣生產斗笠8萬頂,總產值4.7萬元。1958年建設合作社辦工業(yè)瓦寨斗笠廠,斗笠合作社統(tǒng)收附近一百多個村寨農民出售的細篾、胎篾、斗笠架子和棕片,進行加工生產。1978年,瓦寨斗笠廠年產斗笠60萬頂,總產值72萬元,利潤1.9萬元。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個體斗笠編織業(yè)興起,1990年有斗笠紡織個體戶395家。
20世紀70年代,瓦寨斗笠在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時得到高度贊譽,之后名聲遠揚,產品遠銷泰國、法國、美國等地。
帶著滿腦的思緒與對斗笠歷史文化的感嘆,走出了瓦寨斗街,來到了橫跨邛水河通往調洞大壩的瓦寨獨拱石橋。橋中過往行人斷斷續(xù)續(xù),橋下河里一群三穗麻鴨正在暢游嬉戲,上游河旁是保持完好的瓦寨古鎮(zhèn)民居。作為攝影愛好者,這無疑又是一個極佳的拍攝點。站在橋的下游沙灘上架起了三腳架,鏡頭里,藍天上朵朵白云,形狀各異;穿過橋拱,悠悠的邛水河中,數不清的鴨群在河面上悠閑自得,自由自在;不遠處是古色古香的古鎮(zhèn)民房。
據介紹,瓦寨獨拱大橋建設于1972年,建設結構與趙州橋相似。整座橋只有一個拱,橋的跨度約80米,高約15米,以石頭為建設材料。從下游放眼望去,瓦寨大橋也是十分獨特、雄偉、壯觀。
站在瓦寨獨拱大橋上眺望,民國時期無不讓人嘆為觀止的瓦寨三民橋古遺址就在前方,遺憾的是三民橋早于1958年被拆除。據老人說,三民橋是民國時期貴州省及西南地區(qū)最著名、工藝最精湛的侗族風雨橋,因此當時還被譽為“侗族第一風雨橋”。
據《三穗縣志》記載,三民橋的前身不叫三民橋,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被洪水沖圯。民國四年(1915年)地方人士集資重修,護國戰(zhàn)爭時停工。民國十六年(1927)春,街人張均振、宋啟儺等1764人再次募捐建造。共歷時二年半,耗資大洋1.4萬元,于民國十九年(1930)建成。橋長100米,寬4米,高6米,為花橋式木梁結構建筑,橋下置石墩8個,上建長廊33間,橋上建有橋樓3座,八角重檐,橋中、橋南、橋北各1座,橋中一座稱“逸仙樓”,橋南一座稱“回瀾閣”,橋北一座稱“三余精舍”。橋頭各建牌坊一座,系四柱三間四樓式,三層檐廡殿頂,磚石結構。南北牌坊拱門上分別橫題“津梁大觀”和“氣壯河岳”,上各豎書“三民橋”三字。牌坊上雕塑珍奇異獸和人物掌故,橋墩雕有石龍、石牛。三民橋規(guī)模宏大,工藝精湛。
據當地老人介紹,三民橋的兩座牌坊蔚為壯觀,為三民橋之絕景,立面美輪美奐,為中西合璧式建筑,風格與天柱縣三門塘劉氏宗祠相似。
從瓦寨斗笠編制工藝的發(fā)展史到瓦寨三民橋的建設史看,這是以瓦寨為代表的三穗民眾大智慧和大團結的結晶。瓦寨斗笠的編制,從習藝傳入到傳承提升,再到發(fā)揚光大。甚至斗笠產品發(fā)展到巔峰時期,既作為地方經濟優(yōu)厚的龍頭企業(yè)(瓦寨斗笠廠)帶動了全縣經濟的發(fā)展,又曾經先后兩次作為“國禮”贈送美國總統(tǒng)。如此高規(guī)格的精美產品,正因為當地民眾有勇有謀,敢于創(chuàng)新,緊緊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既講政治又顧大局,艱苦卓絕所取得的成果。
三民橋的竣工與命名,同樣也體現了當地民眾的大團結、大智慧和敢拼搏的精神。橋的建成是靠當地民眾團結一致努力拼搏的結果。規(guī)模如此浩大的三民橋主要是靠當地民眾自發(fā)集資為主,建筑總經費共費銅元五萬數千緡,純由地方父老農工商學熱忱捐助及省外軍政長官遠道商人各大慈善家樂捐。正是當地民眾的團結拼搏,感動了縣外一些軍政人士及商人等,大家也紛紛資助。三民橋建成后,當地還為該橋專門寫了一部橋志,命名為《瓦寨三民橋志》,該書記載有三民橋的具體內容,書中還收集了所有的題詞和序。其中,有原天柱縣知事王鐵似在“三民橋祝詞并序”中所云:“瓦寨僅數百戶尚能集貲建此宏大偉壯之三民橋,安可無詞以慶祝耶。”橋的建成,感動了省府,同時也得到了貴州省上下軍政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并題詞祝賀。當時有省主席毛光翔題詞“功成步渡”;第二十五軍副軍長(后繼任貴州省主席)王家烈題詞“永慶安瀾”……
1930年三民橋建成之際,正逢由軍事時期轉入訓政時期,即民國政府按“三民主義”的要求實施訓政之期,時感民生有望,故名曰“三民橋”。
三民橋,氣勢蔚為壯觀,工藝精美絕倫,雕塑豐富多彩、栩栩如生,雖然現已不復存在,眾人為之嘆惜。但從斗笠的發(fā)展史和三民橋的建設史看,以瓦寨人為代表的“三穗精神”依然存在。團結、創(chuàng)新、拼搏,緊緊跟上新時期發(fā)展的步伐,圍繞“四個自信”,既講政治又顧大局,按照全省“四個輪子”一起轉的“十四五”規(guī)劃要求,繼續(xù)努力奮斗,今后的五年,三穗全縣將會呈現出一片“生態(tài)宜居、產業(yè)興旺、鄉(xiāng)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拿篮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