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從東方來!她將黔東南苗繡送上世界舞臺
編者按:
折翼天使,人生有別樣精彩。
貴州生活著286萬殘疾人?!坝鹨怼闭蹟嗟乃麄?,沖破生理心理雙重束縛,擁抱世界,激勵更多人向光而行、逐夢未來。
追光的人,終將光芒萬丈。多彩貴州網(wǎng)陸續(xù)推出貴州殘疾人創(chuàng)業(yè)或助殘故事,講述他們從“追光者”成長為“發(fā)光者”。
2024年,中法建交六十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巴黎殘奧會期間,一件來自貴州省黔東南州臺江縣的“蝴蝶媽媽古歌苗族鼓藏衣”,登上“美麗工坊 綻放巴黎”殘疾婦女文創(chuàng)作品展示活動。
那套苗族鼓藏衣,由4位殘疾繡娘歷時8個月完成。她們將祖祖輩輩流傳的故事,一針一線繡到服飾上。同步展出的,還有蝴蝶媽媽胸針等文創(chuàng)作品。
Rehabilitation International(康復(fù)國際)主席張海迪寄語展出:“生命對美的追求和創(chuàng)造,不分殘疾和健全。殘疾女性對美的向往,是對困境的超越。如同蝴蝶破繭而出,飛向美麗的花海。”
“我們工坊每年都會繡一件鼓藏衣?!睔埣怖C娘張艷梅,臺江縣民族民間服飾織錦工藝廠負責(zé)人。苗族服飾上的圖案,都源于苗族古歌傳唱的內(nèi)容,具體表現(xiàn)得看繡娘的想象。因此苗族鼓藏衣造價昂貴,銷量不算高,但她仍堅持創(chuàng)作苗族鼓藏衣,“這是對美的傳承?!?/p>
登上“美麗工坊綻放巴黎”殘疾婦女文創(chuàng)作品展示活動的苗族鼓藏衣
當(dāng)苗繡遇見蘇格蘭威士忌
Loch Lomond(羅曼湖)蘇格蘭威士忌蛇年限定版的包裝盒,是一幅精美的貴州苗繡。
2023年8月,張艷梅接到Loch Lomond(羅曼湖)設(shè)計師的邀約。他們想在貴州苗繡圖案中找靈感,來設(shè)計制作兩款單一麥芽威士忌的蛇年款包裝。苗族文化中,蛇被視為智慧和神秘的象征,張艷梅欣然接受。
從初稿圖案設(shè)計,到色彩運用分析,張艷梅與品牌方花了5個多月來切磋與修改。今年2月中旬定稿后,繡娘用了20天時間繡完。
Loch Lomond(羅曼湖)蘇格蘭威士忌蛇年限定版
張艷梅此前從未喝過威士忌。她常飲用的是苗家米酒,用大米或糯米發(fā)酵而成,回味甘甜。米酒不僅是苗族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飲品,還用于各種儀式和慶典。她很好奇,在地球另一端的蘇格蘭,又有怎樣的釀酒歷史與工藝?
蘇格蘭威士忌釀造歷史至今有500多年。Loch Lomond (羅曼湖)酒廠創(chuàng)立于1814年,其單一谷物威士忌尤為著名,以100%的純大麥麥芽釀造。
“他們也必須了解我們的苗族文化?!泵缋C圖案設(shè)計及每一處配色,張艷梅都會與設(shè)計師溝通。她初稿畫個福娃娃,手握著大麥穗,背后是一條盤狀的蛇,“蛇會蛻皮,代表蛻變。希望所有的美好從今年延續(xù)到明年?!?/p>
包裝盒的色調(diào),張艷梅為Loch Lomond(羅曼湖)12年單一麥芽威士忌選擇了大紅色,代表著熱情、喜慶和吉祥。
Loch Lomond(羅曼湖)18年單一麥芽威士忌風(fēng)味更趨醇厚。它在木桶中熟成18年以上,時間在香氣中增添了柔和的泥煤和煙熏味,尾韻悠長。因此張艷梅選擇了藍紫色,“苗寨里,女兒家過了成人禮,才可以穿這個顏色的衣服?!?/p>
關(guān)于圖案中蛇頭朝向,張艷梅思考許久無果,便去請教母親。母親潘玉珍年近八旬。老人起初沒說話,微微笑,指了指發(fā)髻左邊的一把銀背木梳。木梳尾部,長長的銀片流蘇熠熠生輝。
“確實是有講究的?!蹦赣H說,苗族婦女佩戴木梳子或銀發(fā)簪,皆是自左向右插入發(fā)髻,朝著東的方向。“祖先們說:‘等待風(fēng)從東方來,向陽而生?!?/p>
張艷梅(右二)和繡娘們
靠技藝活得漂亮而自信
提及苗繡,張艷梅總會驕傲地說起母親。
張艷梅3歲時染上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雙下肢肌肉無力。母親潘玉珍毅然賣掉自己的苗繡嫁衣,帶她前往北京尋醫(yī)。治療情況不盡人意,但從那時起,為貼補家用,潘玉珍開始背著包、挑著扁擔(dān),到貴陽、廣州、上海、北京等地銷售苗繡,常常是大包小包去,賣得空空歸。
某次偶然的機會,潘玉珍結(jié)識了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有了夏華幫助,她帶著苗繡去往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家。2018年12月,英國倫敦圣詹姆斯宮,潘玉珍身著苗族傳統(tǒng)服飾走上T臺,成為全場最受矚目的“東方老奶奶”。
在外奔波的那些年,潘玉珍還抽空在臺江縣創(chuàng)辦了民族民間服飾織錦工藝廠,吸納當(dāng)?shù)亓羰貗D女從事刺繡加工。張艷梅記事起,就在繡坊里做遞針線等力所能及的工作。7歲左右,她嘗試拿針,跟著繡娘們繡花。
張艷梅(左)與工坊繡娘一道制作蠟染
高中畢業(yè)后,浙江義烏商品城的一位客商找到張艷梅,請她設(shè)計制作收納包、護照包等6個不同種類包。張艷梅花了一整天制作出樣板,上面綴以不同的苗繡圖案,獲得了2000多個包的訂單。
周邊繡娘得知,每天天不亮就來張艷梅家門口排隊。每天最高能拿8元工資,而那年代豬肉價格3元/斤。她們說,靠著刺繡,每天能買一斤豬肉給孩子吃,是最開心的事。
時至今日,那批繡娘在街上遇見張艷梅,都會熱情地拉著孩子介紹:“你小時候的零食和糖果,是艷梅姨媽給的?!?/p>
“這是我最高興的事情?!比缃?,張艷梅的繡坊位于萃文街道方黎灣社區(qū),那是臺江縣最大的易地搬遷安置點。剛在此落戶時,當(dāng)?shù)乜h殘聯(lián)就找來,問詢她是否愿意接收殘疾繡娘來務(wù)工,她爽快地應(yīng)下。
有30多名殘疾繡娘參與繡坊的工作?!斑@也是我母親的心愿。”張艷梅說,她正學(xué)著母親,一邊鏈接國內(nèi)外市場,一邊帶動更多本地苗族婦女走出家門。希望她們靠著手工技藝,活得漂亮而自信。
臺江縣民族民間服飾織錦工藝廠繡娘們
尋找苗族文化“溯源碼”
外出闖蕩后回到故鄉(xiāng),張艷梅只為尋找苗繡的“溯源碼”。
上世紀90年代末,張艷梅帶著6位繡娘前往北京投奔母親。那時,潘玉珍已在朝陽區(qū)潘家園舊貨市場經(jīng)營起一個不到10平方米的攤位。
對接北京某外貿(mào)服裝公司,張艷梅看到一塊完整的苗繡繡片被拆解成不同的小塊,再拼接到服裝不同的位置?!盎蛟S是創(chuàng)新,但這樣的服裝不再蘊含苗族文化?!睆埰G梅既心酸又慚愧,她感覺自己對本民族文化并沒有吃透。
苗族沒有文字,但有繡花母本。從北京回來后,張艷梅陸續(xù)尋訪黔東南州各地的苗族村寨,從老人們手里搜集繡花母本,最老的一片已流傳了200年。
“這相當(dāng)于溯源碼。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紋樣屬于哪個支系?!睆埰G梅說,臺江縣境內(nèi),有清水江、臺拱、反排、排羊、方召等9個苗族支系。每個支系對應(yīng)春夏秋冬,皆有不同的衣服及紋樣。
張艷梅認為,必須要從最基礎(chǔ)的紋樣,去了解自己民族的歷史文化。近幾年她正帶著大女兒做紋樣的收集與整理。比如清水江支系喜用破線繡、挑花、堆花、織錦、等方法,圖案有幾何圖形及動物、花卉等;反排支系則以平繡為主,圖案大都為幾何對稱紋樣,比如八角星花。
張艷梅給研學(xué)團隊分享苗繡
阿城于2014年出版的學(xué)術(shù)隨筆集《河圖洛書:文明的造型探源》,張艷梅翻閱了很多遍。阿城認為,由造型解讀而證明,苗族服飾圖案直接傳承自新石器時代,是罕見的上古文明活化石。書中展示出的夏代晚期云紋鼎,紋樣由弧線卷曲或直線方折回旋而成。張艷梅收藏的一塊老舊的繡花母本,圖案與此相同,“我們通常將此紋路用在背兒帶上?!?/p>
每年暑假,張艷梅都會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延續(xù)團隊,學(xué)員年齡段6歲到50歲不等。張艷梅毫不吝嗇地將紋樣拿出來展示與講述,“期待外來的客人提出好點子,助我們生產(chǎn)短袖、長裙、包包、發(fā)飾等產(chǎn)品。讓苗族的繡花針,慢慢穿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p>
張艷梅的工坊名為“仰黎”,她母親起的,源于《苗族古歌》。潘玉珍唱完古歌,生動地跟孩子們形容:“祖先住在月亮上,看著子子孫孫如何生活,如何傳承技藝。”